目前分類:讀書 (1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 Dec 28 Sat 2013 23:49

「二」一向是不討人喜歡的一個數字。這個不討人喜歡的狀態,其實不是它本身帶來的,而是人們自己錯誤的認知。二這個文字在被生產出來的時候,從來沒有那個狀態,後來也從沒有讓人瞭解過它本來的面貌。在一般人的認知裡,二好像就是因為從一那裡被產生出來的,因而是劣居一之下。二是以被認為不如一,被排在一的後面,是一的順位。「第二」,好似就是它不如人的面貌。幾千年來,二在中國就是被這樣看待的。但二依然是二,它的偉大和恢宏絕對沒有因為人們的睥睨和輕侮而受到任何損傷,受害的反倒多半是對它無知或自大的人。什麼二奶、二心、二房、二手、二儍或二楞子等等,聽的人一定感受到很重的傷害,也都希望扶正。可都是自找的;庸人自擾。二本身從來沒那麼卑微或無助的身份地位,何來傷害問題?所謂的傷害,當然都是人自己傷害自己。那麼二是怎麼一回事呢?二究竟又有什麼樣的義理呢?

 

chc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Dec 28 Sat 2013 23:47

「一」這個文字,幾千年來除了極少數讀書人以外,中國人全都把它當成是一個數詞,或者始數。而打中國人讀書從「小學」開始,「一」就是啟蒙教育必須知道的一個文字。這個文字,可以說就是中國人文字的基礎,也是中國讀書的起點,更是中國人一切思維的根據。這是中國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標準。但若把「一」這個文字只當成是數詞或始數,那麼就是讀書識字、做人做事的水平只到這裡為止了。以這個標準來評斷,那麼幾千年來數十億的中國人,可以說,幾乎是連中國啟蒙教育的「小學」這個階段都沒走出來過。其他的什麼都別談了。中國人「棄聖絕智」(用現今通俗的白話用語的意思來說——自然,中國古籍的這段意思完全不是如此,原來的用語也不是這麼說的)的瘋狂程度,這是哪一個世界上的民族都比不上的。幾千年來一些不讀書的「讀書人」一方面推崇「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一方面又感嘆「民智未開」;幾千年來一些不讀書的「讀書人」一方面推崇《易經》的博大精深,一方面又嘲弄《易經》中的算學易理。平常人是很難理解這種思維相互矛盾、理智超乎常理的狀況,唯一可以解釋的是︰絕大多數人生活是混到家了,根本沒把人生當成一回事。然若對人生嘻笑怒罵又是另一回事。可是中國的絕大多數「讀書」人還沒能這麼瀟洒,他們不過是無知失智,自以為是罷了;他們的氣勢還沒能夠這麼恢宏,格局還沒有這麼遠大。所以做起事來總是那麼小鼻子、小眼睛,專愛往死巷裡鑽。因為本身心理建設特別脆弱,時常也經不起他人嘲弄揶揄,動不動就發狂咆哮。

中國文字是從自然天地裡創造出來的,這點殆無疑義。現在從已挖掘出來的甲骨文裡,已經可以看得很清楚。但中國文字是自然天地的義理,這點從五六千年來到現在為止都仍然是一個絕大數的中國人無法理解的問題。這種自然天地的義理,從已挖掘出來的甲骨文裡就無法看得出來了。天道有常。許許多多的中國人是靠著這個信念,在最痛苦的時候才得煎熬活存下來的。天道有常,一樣是活存在中國的文字裡。但絕大多數的中國人從來就不知道這個東西;即使文字明明白白地這樣寫著,他們也毫不清楚這是什麼東西。中國文字最基本的道理,就是這個有常的天道,就是這個有常的自然天地義理。我們常人說的「道」,或者最常掛著口頭上的「替天行道」的「道」,就是這個東西。這個「道」也是時下所謂的讀書人在字裡行間裡談的「氣」或「道」,當然更是俗世裡自認為「出家」的人所以為的「佛」或「道」。而我們中國文字裡的「一」,就是這個「道」的化身,也是這個「道」的統稱。或者,說得更加明白一點,也是這個「道」的另一個替換表現。《爾雅.釋宮》不都這麼說了嗎?「一達謂之道路。」(「通到相同狀態那個盡頭,就是所謂的自然天地的義理,就是可以走得通的地方。」)

chc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May 01 Tue 2012 00:08

「○」(zero)在現代的中文裡是「零」的別字,這個字眼除非前面加上好多的數目字,不然是很少有人喜歡。中國的古聖先賢創造文字時,有一、二或三,但沒有「○」這個字眼。這個字眼是在晚近的中文裡才出現的字;可它的意思跟「零」是一樣的。有人自佯能把一、二或三等等中國文字說清楚。可如果你看他在說一、二或三等數詞時,不把「○」或「零」這個字眼也一併拿出來說,那麼你也別再看下去了。這個人肯定是口齒不清;連最根本的數詞都說不清楚了,其他的數詞還說得清楚嗎?不管是「○」或「零」,不管是在古代的中國或現代的中國,這兩個意義完全相同的文字,跟其他中國的文字一樣,在中國的土地上都是一個謎。要不是阿拉伯人曾發明過阿拉伯數字123等等數目字,把0這個數目字排在1的前後,或者其他數字的後面,那麼絕大多數的中國人從古到今,都不可能會弄清楚中國文字裡的「零」位置是在中文裡的哪一個位置上的。可即使如此,在弄清楚「○」或「零」的位置後,它們的位置對於絕大部份中國人的腦袋也沒有影響過什麼。更讓人匪夷所思的,還不僅僅是如此。中國人從來都沒有把「零」和「無」擺在一塊討論過,就好似「零」和「無」是完全不同的東西一樣;雖然「無」是中國人最崇拜的東西,可中國人也從沒有說清楚那是什麼。就好似那麼高超的境界「不可說、不可說」一樣。既然「零」和「無」沒有關係,那麼在中國人的眼裡,「一」、「空」和「無」更不會有任何關係。從這裡也可以想知,對於跟這幾個數詞都有關係而且又是無比重要的「道」,在中國人的眼裡又會是怎麼虛無飄渺了。而中國文字裡的數詞都是跟「易」連接在一起的,從01以後,又有跟01黏在一起的234910等等數詞。這些都還有它們各自有別又彼此互通的「道理」。中國文字裡的數詞即為「易數」。若是對「數」不知道,還談什麼「易」呢?那麼在中國流傳幾千年的《易經》,豈不是笑話。有很多中國人喜歡「超一」、「伯一」,就如同很多中國人喜歡「超峰」、「越峰」一樣。難道這些人就從不曾用腦袋細想一下,峰是山岳最高的頂端,越過了是怎麼樣的一種狀況︰這不就走下坡了嗎?哪有人這樣自甘墮落的?那還超、越什麼峰呢?本來好似境地高超的,結果適得其反。「一」這個中國文字裡的數詞跟「峰」的道理一樣,自然「超一」、「伯一」又是另一套故事,那裡的故事更加荒謬。然不讀書又好玩弄文字,尚得意萬分至此,真不知讓人要說些什麼才好。

 

chc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Jan 13 Fri 2012 13:46
  • 建築

 

「建築」(building, Gebäude),這是一般人都自認為是「熟悉」得不得了的字眼。稍為聰明一點的小孩子看到一棟房子或者一棟大樓,也都會不經意地說出「建築」這類的字眼。像孩提時代玩的扮家家酒,遊戲裡頭同樣有「蓋房子」這等項目內容。可「建築」的義理在文字上和哲學上並不是一般常言的「建築」,哪怕是一般人常常目睹的「建築物」(building),也同樣不一定就是「建築」。這個道理跟時下所稱的「作品」或「藝術」不一定會是具有「作品」或「藝術」意義的東西,這個道理是一樣的。我們現今已經把文字都拿來亂用了。在絕大部份的時間和絕大部份的領域裡,這些術語或名稱所包含著的義理,也同樣是一些所謂的「專業人士」或者「大師們」所不瞭解的東西。就是連一些國際知名的哲學家或藝術家之流的人物,也都相同。在時下的社會裡,談到「建築」的時候,絕大部份的人腦中所想的、口中所言的,總脫離不了一些硬生生的木造、石造、水泥、磚頭或者玻璃、琉璃搭蓋起來的框框(先不要用「空間」space這個字眼;這個字眼同樣是處在人間雲霧裊繞的地方);而在看到這些硬生生的東西時,絕大部份的人腦海中或心裡頭所能想到的字眼,無非就是連自己都說不清楚的「建築」或「藝術作品」這種字眼。更讓人不忍卒睹的是︰在提到「建築」這個文字時,絕大部份的文字學家、建築學家、哲學家或者語文學家居然也只能把一些表現建築或涉及建築的這些字眼,抬出來說說跟建築有關的東西。在語言裡,「建築」這個詞語好似在概念上是昭然若揭的東西,已經無法再去深究它,可就是嘴巴裡說不上來。因此在需要用文字去談論「建築」時,總是不得不要加一些形容的累贅詞句來描述「建築」,或者根本就離開這個主題來談到希望用這種東西來表現什麼。好似「建築」這個課題本身已經不能夠再談什麼,只能離開它這裡到別的地方去拿醬取醋,給它添加一些味道,不然就不能夠把它的意義給表現出來一樣。在我們現今的社會裡,有這麼一大票人如此盲目無知地消費著「建築」這個「商品」,「建築」的命運(不管是在實體上或觀念上)當然跟其他的概念一樣,已然淪落風塵,無法再恢復它們純真的氣質。對於建築,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感嘆過︰「石頭比以前更像是石頭了。一般說來,我們不再瞭解建築——確實就如同我們不再瞭解音樂一樣。我們已經讓屬於一些線條和一些形狀的這種象徵出局,正如同我們不再習於有關修辭的這樣一些聽覺的效果一樣。因為我們並不曾從我們大家有生以來最初的一些時期吸收過母親的奶水。」 

chc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Dec 11 Sun 2011 15:29

「這是什麼?」或是「那是什麼?」的「是」(is, was, be, to be, being, sein, dasein),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用的最多,也用得最爛的一個字眼。在學語文的文法時,都是當動詞用的時候多。隨便翻一下詞典或字典,不管中文或外文,能夠提出來解釋的內容都很簡單,同時都是以文法的形式出現。你在那裡頭是看不到文字的義理的。「是」是不是就是「是」什麼或者「屬於」什麼或者「成為」什麼的這麼簡單且單純的一個字眼呢?絕對不是,也完全不是如此;甚至於可以說,我們在使用「是」這個字眼時,我們都講了謊話;沒有真正地使用「是」的意思,而且隨便用「是」來唬弄受話的對象。哪怕是答應時用「是,是,是」這幾個字眼,顯見的都是跟對話的受話者虛與委蛇的客套應付話。這些字眼刁鑽滑頭有餘,虛心誠懇全談不上。有的人吃的就是這一套,用來混世。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曾寫了一本書《一些基礎概念》(Grundbegriffe)(英譯的書名翻錯,譯成為Basic Concepts)來談「是」這個概念,但仍沒說出所以然來。這個詞語是我們身為人者生活的重心、重點和基礎,可我們身為人者幾千年來卻都沒弄明白這是什麼樣的一個詞語,難道都沒有警覺大家在生活上實在是混得太兇了,日子過得太過於荒唐了?

 

chc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問題」(questions)是研究領域不可或缺的層面,也是讀書不可缺少的環節。缺乏問題,則讀不出書來,也寫不出東西;研究這兩個字則連談都不可能談。沒有讀出問題,能夠寫出什麼東西來呢?拾人牙慧爾。沒有形成問題,研究還談什麼勁呢?連問題都沒有,則不能形成研究這個行為。不過,可有兩種形態不同的問題要區分清楚,一則是問題本身自己形成的問題,一則是經過讀書讀出來的問題。前者是問題本身自己出現的,我們通常稱之為(出現了的)「問題」(problems);後者為讀書讀出來的,經過研究才顯現出來的這種「問題」;或者是前者的問題,通過讀書和研究過程才顯現出來的這種「問題」。這種問題,我們通常以學術的方式,具體地稱之為「提出問題」(questioning),而不稱之為「問題」(problems)。前面一種狀態出現的問題(problems),在意識之外獨立存在,要變成為意識裡能夠提出來討論的問題(questions),通常需經過一番折騰,要費盡更多心血,才能夠變成意識裡能夠提出來討論的問題。而我們一般學術界所謂的「問題意識」,就是通常已經形成為能夠提出來討論的、已經放在意識裡的,且有了答案的「問題」(questions),而不是客觀地擺出來,還根本摸不清楚底細,還不能夠放在精神領域的那些「問題」。

 

chc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布朗修(Maurice Blanchot)在他的一本作品集《無限的交談》(The Infinite Conversation)裡,講了這麼一段意味深長的話︰「研究工作,一切研究工作的運動部份在裡頭產生作用的研究工作方面,似乎都不知道它不具有一種形式,或者更糟糕的是,還不肯探討它從傳統借來的這種形式。」這段話很少有研究或探討研究方法或者研究工作的人討論過。這段話從社會科學的角度來說,似乎撈過界了。但真是這樣子嗎?絕對不是這樣子。不管是在哲學、文學或者藝術,甚至於其他的科學裡,這段話都是讀書或者汲取知識的要義。但在今天,誰又能夠知道或者理解這種要義呢?布朗修這段話提出了幾個讓絕大多數現在社會科學界無法回答的問題,這些問題是這麼的難以回答,這些問題是提得讓絕大多數知識份子困窘難堪,以致於就讓人有意無意地回過來把它們塵封在歷史灰燼裡,慢慢即被人遺忘了。布朗修說的這段話,提出了幾件跟研究工作有關的問題層面,整體看來,也可以說,它們就是全部讀書工作的問題了。

 

chc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們大部份人都是胡適之筆下的「差不多先生」,而從許多中國人對於「類」這個詞語的理解和用法,即可以看出中國人確實大部份性格都是這種典型。「類」這個詞語,在我們生活上出現於種種虛假的力行實踐的活動裡。我們最習慣的就是「分類」(classify),同時分門別類以區分出不同的「類型」(types)。「分類」或者分出「類型」的目的無他,好似正經八百地就是要求能對於事物達成理解。在現實流行的「科學」裡,「分類學」(Taxonomy )或者「類型學」(Typology, Typography)還成為一門「學問」;連跟我們取得知識最有關係的「圖書館學」,也用上了這門「學問」。這些「學問」都是這種對於「類」的錯誤認識所積累起來的結果。可行之有年,而且普遍流行,還成通用的邏輯思維,就要讓人匪夷所思了。不過考其原由,無疑地要歸功於這件事實:它有利於一批有限的學術概念血統進行無限地內部授精。因而跟貨幣裡的規律一樣,劣幣驅逐良幣。常識通俗易曉,不能不大行其道。但這種常識性的「類」的觀念,真的能夠成為區分門類的技術,得到豐富的成果嗎?當然不能。它從來都是麻醉我們懶惰心靈的鴉片煙,吸食快樂無限,可禍害無窮。在過去遠古年代,「類」的真正意義,無論中西,在老祖宗創造這個文字時,根本就不是用來當作我們習以為常的用法來用的。它凝結了智慧的結晶,把無窮文明蘊藏在裡頭。你不勤奮努力,就永遠挖掘不到裡頭的寶藏。習以為常的用法是常識,只要是常識,經常總是經不起考驗;只要你肯去測試它的話。而且它也不是「上帝」,你不必害怕去試煉它。我們最常見的笑話是圖書分類的作法;那些不讀書的人還搞「圖書分類」,你就會知道那是多麼扞格不入、不和諧搭調的一件事。這件事跟不做研究倒對人教起研究方法、未進行研究即寫起研究方法的人所做的事一樣,都是對科學和學術最大的諷刺。

 

chc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模式分析」(model analysis)幾乎是社會科學界耳熟能詳的東西。但它說明什麼了呢?除了本身存在著的「問題」以外,沒有說明其他的任何東西。「模式分析」原本好的用意是要說明問題的,要說明所謂的「事實」的;甚至於帶點狂妄的念頭︰它還要預測事件的發展。野心和抱負都很大,可惜遠遠超出了它的能力。「模式分析」考其本源,並不是沒有這份能力。「模式」的用意,原本就是為了這些目標而設想的。但要是你不賦予模式一些能力,它就不可能具有這種權力。「模式」當然跟「上帝」一樣,不是自有永有的。「模式」跟上帝一樣,都要風塵歷劫,才有可能成就它的樣子——可僅僅是「樣子」,還沒有其他的東西。在這時候你還不能夠寄望它太多,不然失望就更大。

 

chc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聖賢所為何事?凡人所為何事?這是什麼樣的一個問題呢?怎麼又會提出這個問題呢?人人每天庸庸碌碌,忙上忙下的,不自己捫心自問一下,這些到底都是為了些什麼嗎?很多人心裡都會有這樣的一些問題,但很少人會為自己找尋答案,甚至於為自己去探尋這裡的秘密。影劇裡有很多跟這些問題有關的故事或者創作,但幾乎都是以逃避的方式來取得解決之道。其中兩種答案呼之欲出。即逃向自然和避世。這是什麼樣的答案呢?根本不是什麼答案;不過是用另一個問題來把原來的一些問題替換掉而已,並沒有解決問題。這樣的一種答案,跟自殺或自己尋求解脫一樣,只有程度差別,沒有任何實質的差別。鄉間野趣,遺世獨居,都完全沒有把根本的問題提出來,即自己身為「人」的這個問題。在沒有對於這個問題提出反省,同時取得答案之前,任何一種解決之道都是脫離主題的。自然脫離這個主題以外的任何探討,仍然還是離題太遠了。

 

chc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